456地图土耳其地图世界名城(目录)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地图-→ 网站简介:提供卫星地图查询,驾车导航,本地生活信息查询服务。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伊斯坦布尔(土耳其语:?stanbul)是土耳其最大城市和港口,也是土耳其的文化、经济和金融中心,历史上称之为拜占庭和君士坦丁堡[2]。它是一个超大城市和全球城市,拥有1280万人口,全球第六大城市,亦是欧洲第一大城市和第二大都会区[3]。全市包括伊斯坦布尔省的39个区[4]。它位于土耳其西北部,地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两岸,分别为欧洲部分(色雷斯)和亚洲部分(安纳托利亚),而欧洲部分又由天然港口金角湾分为南部的旧城和北部的新城,是世界上唯一地跨两个大洲的大都市。

在漫长的历史中,伊斯坦布尔曾经是罗马帝国(330–395)、拜占庭帝国(395–1204,1261–1453)、拉丁帝国(1204–1261)、奥斯曼帝国(1453–1922)与土耳其共和国建国初期的首都,至土耳其独立战争期间迁都至安卡拉。伊斯坦布尔当选为2010年欧洲文化之都和2012年欧洲体育之都[5]。该市的历史城区在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6]

名称

主条目:伊斯坦布尔的名称

伊斯坦布尔在其存在的历史之中曾拥有过很多个不同的名字,这些名字都是受该市统治者的文化、语言和宗教所影响。而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和士坦堡这些旧名现时仍然是某些国家活跃使用的名称。除这些名字之外,伊斯坦布尔亦曾被称为“新罗马”或“第二罗马”,因为罗马帝国君主君士坦丁大帝在古代希腊殖民地拜占庭城建立了罗马帝国的纯正基督教首都,以抗衡仍有大量异教徒充斥的罗马城。[7] 伊斯坦布尔亦别名“七座山丘的城市”,因为该市的老城是由君士坦丁建于七座山丘上,以与罗马的七座山丘相映衬。这七座山丘在市徽内以七座清真寺代表,每座山上一座。[8]由于伊斯坦布尔在整个中世纪有着极高的重要性和丰厚的财富,所以伊斯坦布尔的另一个别名是Vasileousa Polis(“众城市的女王”)。

从10世纪时起,突厥人和阿拉伯人开始称君士坦丁堡为“伊斯坦布尔”(?stanbul),这个名称来自希腊语“στην Π?λη”(stim boli),即“在城里”、“进城去”,此处的“城”即为君士坦丁堡的特称。1453年土耳其人征服君士坦丁堡后,“伊斯坦布尔”逐渐成为该城的官方名称,与“君士坦丁堡”的名字并用。而近代居民亦觉得“君士坦丁堡”这名字太长,所以将名称缩减,称为“士坦堡”。土耳其共和国立国后,为使地名更符合土耳其语的习惯,在1930年将城市名命为“伊斯坦布尔”。

中文译名方面,大陆官方及回归后港澳地区官方(港澳民间普遍没有跟随官方仍使用伊斯坦堡这译名)以音译为“伊斯坦布尔”,台湾因中华民国国语于儿化韵及轻声与大陆普通话之差别(对于r及l不译作,而是不发声),译为“伊斯坦堡”。

历史

主条目:伊斯坦布尔历史
参见:拜占庭及君士坦丁堡

于伊斯坦布尔现址定居的第一批人相信是红铜时代的人,定居于伊斯坦布尔安那托利亚方向的土丘,当地发现的器具可追溯至前5500-3500年。邻近的卡德柯伊(旧名迦克墩)发现了腓尼基人的港口定居地遗址。早于前667年在墨伽拉国王拜占斯率领下他在海峡欧洲方向的拜占庭城地区殖民之前,迦克墩的摩达角是希腊人城邦墨伽拉在前685年第一个选择殖民的地点。拜占庭建城之前是一个古旧的港口城镇“力高斯”,由色雷斯人部落在前13至11世纪建立,邻近的是“西美斯策拉”[9],是老普林尼曾在他历史著作中记述过的一个城镇。伊斯坦布尔现时只有数座属于力高斯时期的城墙和建筑存在,邻近萨拉基里奥角,现时著名的托卡比皇宫位处的地方。在拜占庭城的时代,其卫城正位于现时托卡比皇宫位处的地方。

君士坦丁堡鸟瞰图,现在的欧洲部分

拜占庭在奈哲尔与塞维鲁的战争中支持奈哲尔,使拜占庭于196年被罗马帝国军围困,受到极严重的破坏。后来成为皇帝的罗马皇帝塞维鲁重建拜占庭,拜占庭很快重新恢复繁荣,以他儿子的名字一时改称为 Augusta Antonina

君士坦丁大帝324年凭梦中先知的指示让拜占庭城成为帝国新首都的理想选址,但其实背后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君士坦丁大帝于324年9月18日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卓里波里斯战役终于击败了剩下与他共治的最后一位罗马皇帝李锡尼,终结了名存实亡的四帝共治体制,而且当时拜占庭城附近的尼科米底亚(今伊斯坦布尔以东100公里的伊兹密特)亦是较高级的罗马首府城市。六年后的330年,拜占庭(当时更名为新罗马,后来亦称君士坦丁波利斯,意指君士坦丁的城市)被正式宣布成为罗马帝国的新首都。395年狄奥多西一世逝世后其两个儿子瓜分了罗马帝国,其中君士坦丁堡成为了东部拜占庭帝国的首都。作为王朝的首都,而且位于欧亚两陆的中心,君士坦丁堡的独特位置令它成为各国间的商业、文化与外交中心。

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发起而夺取耶路撒冷,但十字军却转而攻占君士坦丁堡,该市被洗劫和亵渎。[10]该市随后成为拉丁帝国的首都,十字军希望以这个国家代替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分裂成为数个国家,当中的尼西亚帝国在米哈伊尔八世率领下于1261年重夺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是希腊文化的传承,并成为了东正教的中心。很多宏伟的教堂得到重修,包括圣索非亚大教堂,曾是世上最大的教堂。东正教的精神领袖,君士坦丁堡牧首的首座现时仍然在伊斯坦布尔法纳尔区的圣乔治大教堂内。

在几个世纪的衰落之后,君士坦丁堡被更多新兴而强大的帝国包围,最明显的是奥斯曼土耳其人。1453年5月29日,“征服者”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53日的围城之后进入了君士坦丁堡,该市很快就成为奥斯曼帝国的新首都。拜占庭帝国最后的数十年,君士坦丁堡因与外间隔绝及日益严重的经济破产而衰落,它的人口骤减至三至四万人,市内大片地区无人居住。[11] 因此苏丹穆罕默德的首要工作是要复原该市的经济,建立了大型的有盖市集和邀请逃难了的东正教居民回城居住。俘虏亦被释放,在城中定居。同时,鲁米利亚和安那托利亚地区的行政首长被下令要运送四千个家庭入城居住,当中包括穆斯林、基督徒或犹太人,组成了一个独特的多种族社会。[12]苏丹亦与建了很多各方面的建筑瑰宝,包括托卡比皇宫和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宗教遗址亦赋予地方以兴建大型的皇家清真寺(例如在圣使徒教堂原址与建了法齐赫清真寺),并毗邻学校、医院和公众浴场。

苏莱曼一世的统治是艺术和建筑学的一次大型成就。著名的建筑师科查·米马尔·希南设计了很多君士坦丁堡的清真寺和其他大型的建筑,同时陶艺与书法艺术亦兴旺起来。

该市于1890年代开始现代化,兴建了大桥、完善的供水系统、铺设电灯和引入了有轨电车与电话。

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首都由君士坦丁堡迁往安卡拉。在共和国早年,君士坦丁堡被以为会成为共和国新的首都。土耳其政府为使地名更符合土耳其语的习惯,在1930年正式将城市名命为“伊斯坦布尔”。1950年代伊斯坦布尔的建筑经历了很大的改变,全市有很多新的道路和工厂建成。有时有些历史建筑被拆卸以兴建现代宽阔的林荫大道、大街和公众广场。该市一度数目众多和繁盛的希腊社群,当中剩余的希腊原居民,在1955年伊斯坦布尔大屠杀后,有很多离开前往希腊。

1970年年代伊斯坦布尔人口开始急速上升,从安那托利亚来的人都涌入伊斯坦布尔找工作。很多新的工厂在市郊建成。这一阵子的人口增长导致住宅群的急速增长(有一些质素很差,导致在城中地震发生时造成了伤亡)。很多偏僻的村落被并入城市版图。

今日,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是现代土耳其的金融、文化和经济中心。

伊斯坦布尔天际线
伊斯坦布尔天际线

地理

气候

隐藏▲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气候平均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极端高温 °C (°F) 18.3
(64.9)
24.0
(75.2)
26.2
(79.2)
32.9
(91.2)
33.0
(91.4)
40.2
(104.4)
40.5
(104.9)
38.8
(101.8)
33.6
(92.5)
34.2
(93.6)
27.2
(81)
21.2
(70.2)
40.5
(104.9)
平均高温 °C (°F) 8.7
(47.7)
9.1
(48.4)
11.2
(52.2)
16.5
(61.7)
21.4
(70.5)
26.0
(78.8)
28.4
(83.1)
28.5
(83.3)
25.0
(77)
20.1
(68.2)
15.3
(59.5)
11.1
(52)
18.4
(65.1)
平均气温 °C (°F) 5.8
(42.4)
5.9
(42.6)
7.6
(45.7)
12.1
(53.8)
16.7
(62.1)
21.0
(69.8)
23.4
(74.1)
23.6
(74.5)
20.2
(68.4)
16.0
(60.8)
11.9
(53.4)
8.2
(46.8)
14.3
(57.7)
平均低温 °C (°F) 2.9
(37.2)
2.8
(37)
3.9
(39)
7.7
(45.9)
12.0
(53.6)
16.0
(60.8)
18.5
(65.3)
18.7
(65.7)
15.5
(59.9)
12.0
(53.6)
8.5
(47.3)
5.3
(41.5)
10.3
(50.5)
极端低温 °C (°F) -10.4
(13.3)
-16.1
(3)
-7.0
(19.4)
-0.6
(30.9)
3.6
(38.5)
8.0
(46.4)
10.5
(50.9)
8.2
(46.8)
5.2
(41.4)
1.0
(33.8)
-4.0
(24.8)
-9.4
(15.1)
-16.1
(3)
降水量 mm (英寸) 98.4
(3.874)
80.2
(3.157)
69.9
(2.752)
45.8
(1.803)
36.1
(1.421)
34.0
(1.339)
38.8
(1.528)
47.8
(1.882)
61.4
(2.417)
96.9
(3.815)
110.7
(4.358)
123.9
(4.878)
843.9
(33.224)
相对湿度(%) 77 75 74 71 72 70 67 68 68 72 74 76 72
平均降水日数 20 17 16 14 12 8 5 6 7 12 16 19 152
平均降雪日数 6 6 3 0 0 0 0 0 0 0 0 4 19
来源: 世界气象组织 (联合国)[13] Devlet Meteoroloji ??leri Genel Müdürlü?ü[14] BBC Weather Centre[15] 2009-05-31

城市景观

博斯普鲁斯海峡海滨

伊斯坦布尔市有39个区[16]。法提赫区,包括前艾米诺努区, 是其中最中心的区,占据金角湾以南的历史半岛。该区相当于奥斯曼帝国征服之前的整个城市,在拜占庭帝国后期,金角湾对岸是加拉塔的热那亚城堡。这些热那亚工事大都在19世纪拆除,只留下加拉塔桥塔,为该市向北扩张让路[17]。加拉塔现在是贝伊奥卢区的一部分,贝伊奥卢是伊斯坦布尔的商业和娱乐中心,包括独立大街和塔克西姆广场[18]

多尔玛巴赫切宫是奥斯曼帝国后期的行政中心,位于贝伊奥卢区北面的贝西克塔什区,对面是贝西克塔什体育场,是土耳其最古老的足球俱乐部的主场[19]。贝西克塔斯区的奥塔科伊曾经是一个小村庄,奥塔科伊清真寺因其得名,它沿着博斯普鲁斯海峡,靠近第一博斯普鲁斯大桥。从此沿着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岸边向北,是豪华的木构别墅“yal?s”,最初由19世纪的贵族和精英建造,作为夏季别墅[20]。今天,有些成为这个城市最高档的街区,包括贝贝克。再向内陆,介于第一博斯普鲁斯大桥和第二博斯普鲁斯大桥之间的Levent、Maslak和Mecidiyek?y,是伊斯坦布尔主要的经济中心。在贝西克塔什区和希什利区,拥有伊斯坦布尔的最高建筑和土耳其最大公司的总部。

伊斯坦布尔的各个区从市中心向外延伸,占据了博斯普鲁斯海峡全线,北面是黑海,南面是马尔马拉海

如同贝伊奥卢区一样,在亚洲一侧的于斯屈达尔区和卡德柯伊区原本也是独立的城市,分别称为Chrysopolis 和迦克墩。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它们仍然位于伊斯坦布尔城市范围以外,只有宁静的海滨别墅和花园。然而,在20世纪下半叶,亚洲部分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发展,巴格达大街发展成为高档购物中心,类似于欧洲部分的独立大街。事实上,这些地区大部分是空地,直到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与该市其他大多数住宅区相比,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整齐的城市规划。现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亚洲一侧作为伊斯坦布尔的正式组成部分,拥有该市三分之一的人口,作为经济和商业中心欧洲部分的郊区。

由于伊斯坦布尔在20世纪的指数级增长,该市的郊区相当多地方为非法建造的木屋区gecekondu(土耳其术语,意思是一夜建成)。现在,一些木屋区正在逐步拆除,代之以现代大众住房。

 
从加拉达塔看到的伊斯坦布尔金角湾全景。画面中心的下方是加拉塔桥。托卡比皇宫所在的萨拉基里奥角在半岛历史区的左端;然后自左向右是圣索菲亚大教堂、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新清真寺(靠近加拉塔桥)、巴耶济德塔,苏莱曼清真寺在最右边。画面的后面是马尔马拉海和王子岛群。在画面的最左面,可以看到位于亚洲一侧的卡德柯伊区(旧名迦克墩)。在加拉塔桥后面的地平线附近,是君士坦丁纪念柱

建筑

伊斯坦布尔主要是以其奥斯曼建筑而著称,但是它的建筑反映了曾经统治这座城市的各个民族和帝国的特色。在伊斯坦布尔,除了奥斯曼建筑形式之外,仍然能看到历史遗留的热那亚、拜占庭、罗马,甚至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同样,虽然众多的帝国清真寺统治着该市的大部分天际线,该市还是拥有许多古老的基督教堂和犹太会堂。

伊斯坦布尔历史区
世界遗产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正式名称
英文名称* Historic Areas of Istanbul
基本资料
国家  土耳其
地区** 欧洲和亚洲
编号 356
登录类型 文化遗产
评定标准 文化遗产I, II, III, IV
登录历史
其他
* 名称依据世界遗产名录登录。
** 地区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划分为准。

伊斯坦布尔的希腊建筑始于两千多年前,有少数例证保存了下来。在托卡比皇宫的范围仍可见到拜占庭卫城的遗址,但是也许希腊时代最突出的的文物遗迹是少女塔。少女塔位于于斯屈达尔海岸外博斯普鲁斯海峡中的一个小岛,最初由希腊人建于公元前408年,指引海峡内的船舶。从那时起,少女塔已经历了多次扩建和修复。少女塔今天已经不再用作灯塔,只是作为一个眺望这座历史名城的热门地点。

现代公路穿过4世纪瓦伦斯水道桥

古罗马建筑证明更为耐用。君士坦丁堡赛马场的方尖碑,模仿了罗马的马克西穆斯竞技场,在苏丹艾哈迈德广场仍可见到。瓦伦斯水道桥兴建于4世纪后期,把水引到城内,在法提赫区的西部,有920米相对完整。同样,22公里长的君士坦丁堡城墙,大部分仍然可以见到。最后,君士坦丁纪念柱,建于公元330年,标志着罗马帝国的新首都,距离赛马场不远。

早期的拜占庭建筑遵循了古典罗马的穹顶和拱门的模式,并进一步完善了这些建筑概念,例如圣谢尔盖和巴克斯教堂(小圣索非亚教堂)标志着圆顶建筑的改善。伊斯坦布尔现存最古老的保留原来形式的拜占庭教堂,是建于462年的大学修道院(部分成为废墟)。另一座现存的拜占庭帝国早期建筑是神圣和平教堂(Hagia Irene),这是新首都的第一座教堂,阿尼马斯监狱,与西郊贝拉克奈的城墙结合在一起。拜占庭帝国在1261年收复君士坦丁堡之后,建造了两座重要的教堂,科拉教堂和Pammakaristos教堂。跨过金角湾,是热那亚人兴建的加拉达塔,当时加拉塔的最高点,今天是同名街区的一个地标。

圣索菲亚大教堂原本是教堂,后来改为清真寺,现在是博物馆,6世纪由查士丁尼一世兴建,在一千多年内是世界最大教堂

拜占庭建筑的顶峰,伊斯坦布尔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是建于532到537年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的顶部是一个直径31米的穹顶,在塞维利亚主教座堂落成之前的一千多年中,它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教堂。后来奥斯曼帝国覆盖了基督教镶嵌画,增加了伊斯兰元素,包括四个尖塔,将这座宏伟的大教堂改成了一座清真寺。1930年代,这座建筑改为博物馆。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蓝色清真寺)

伊斯坦布尔现存最古老的奥斯曼建筑是Anadoluhisar?堡垒和如梅利堡垒,用于在围城期间封锁海上交通[21]。在接下来的四个世纪,奥斯曼帝国继续修建巍峨华丽的宫殿建筑和清真寺,规定了伊斯坦布尔令人印象深刻的天际线。这些帝国大清真寺包括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蓝色清真寺)、苏莱曼清真寺和新清真寺,所有这些都是建于奥斯曼帝国的鼎盛时期,16世纪和17世纪。

多尔玛巴赫切宫,是奥斯曼帝国巴洛克建筑的完美例证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特别是在坦齐马特改革之后,奥斯曼建筑被欧洲风格所取代。相对于历史悠久的半岛上的托卡比皇宫和清真寺的传统元素,多尔玛巴赫切宫、耶尔德兹宫和贝西克塔什的奥塔科伊清真寺,以及博斯普鲁斯海峡对岸于斯屈达尔的贝勒贝伊宫,显然是新巴洛克风格。

与此同时,独立大街附近地区修建了宏伟的欧洲国家使馆,成排的欧洲风格的建筑物(主要是新古典主义,后来是新艺术运动)开始沿着大街出现。伊斯坦布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艺术运动的主要中心之一,著名建筑师在该市兴建这种风格的宫殿和豪宅。

人口

伊斯坦布尔历史上的人口
年份 人口 年份 人口
330 40,000 1914 909,978
400 200,000-400,000 1927 680,857
530 550,000 1935 741,148
545 350,000 1940 793,949
715 300,000 1945 860,558
950 400,000 1950 983,041
1200 250,000-300,000 1955 1,268,771
1453 36,000 1960 1,466,535
1477 70,000 1965 1,742,978
1566 600,000 1970 2,132,407
1690 750,000-800,000 1975 2,547,364
1817 500,000 1980 2,772,708
1860 715,000 1985 5,475,982
1885 873,570 1990 6,629,431
1890 874,000 2000 8,803,468
1897 1,059,000 2007 11,372,613
1901 942,900 2010 12,915,158

在1980年到2005年的25年中,伊斯坦布尔的人口已经增长了超过三倍。伊斯坦布尔的人口中,大约有70%居住在欧洲部分,30%住在亚洲部分。由于土耳其东南部的高失业率,该地区的许多人迁移到伊斯坦布尔,在郊区安顿下来。抵达伊斯坦布尔的移民主要来自安纳托利亚东部,期望改善生活条件和就业,通常小有成功。这导致每年在城市郊区形成新的非法建造的木屋区(gecekondu),后来发展成为街区,并融入这座大都市中。

根据2007年的统计,该市人口为11,372,613人[22],是全球最大城市之一。该市平均每年的人口增长率是3.45%,主要是由于人们从周边农村地区的涌入。伊斯坦布尔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00人,远远超过了土耳其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1人)[23]

在中世纪早期,伊斯坦布尔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在其大部分历史中,都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城市之一(除了拜占庭帝国崩溃、奥斯曼帝国之前的时期)。自古以来,其地缘政治重要性,吸引了来自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各个民族群体。纵观其历史,希腊民族和土耳其民族吸收了历史上的这些民族群体。

宗教

主条目:伊斯坦布尔宗教
新巴洛克风格的奥塔科伊清真寺

伊斯坦布尔的城市景观,是由许多宗教团体所共同塑造。最大的宗教团体是伊斯兰教。宗教少数群体包括希腊东正教徒、亚美尼亚正教徒、马龙派天主教徒和塞法迪犹太人。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伊斯坦布尔共有2,691座开放的清真寺、123座开放的教堂和 26座开放的犹太会堂,以及109个穆斯林墓地和57个非穆斯林公墓。有些区过去曾经拥有数量可观的这些民族,例如库姆卡普区有相当多的亚美尼亚人;巴拉特区有相当多的犹太人;芬内尔区有相当多的希腊人;尼桑塔希区和贝伊奥卢区的一些街区拥有数量可观的黎巴嫩基督徒。但是目前只有极少数人还留在这些区,因为不是移民国外就是移居到其他区。在有些区,例如在库兹衮库克,一座亚美尼亚教堂与一座犹太会堂相邻,在路的另一边是一座希腊东正教教堂,旁边是一座清真寺。

穆斯林是目前伊斯坦布尔最大的宗教团体。其中,逊尼派是人口最多的教派,但是也有许多当地的穆斯林属于阿拉维派。2007年,在伊斯坦布尔有2,944座开放的清真寺[24]

自1517年起,伊斯坦布尔成为伊斯兰哈里发的驻地,直到1924年,哈里发的头衔被废除,其权力移交给土耳其国会。1925年9月2日,tekke和tarikats被取缔,因为他们的活动被视为与土耳其共和国的政教分离和世俗教育制度不相容。此后,大部分苏非主义和伊斯兰其他形式的神秘主义派别的活动改为秘密进行,其中一些教派仍然拥有众多的追随者。为了避免仍然有效的这些禁令,这些组织使用“文化协会”的名称。

圣乔治教堂内部
亚美尼亚主教座堂

自公元4世纪起,该市就是希腊正教会的精神领袖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的驻地。目前的驻地为芬内尔区的圣乔治教堂。土耳其正教会和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各有一位大主教驻在伊斯坦布尔。在保加利亚正教会的自主地位得到其他东正教教会的承认以前,其总部也设在伊斯坦布尔。土耳其大拉比也驻在伊斯坦布尔。许多地方反映进入伊斯坦布尔的不同团体,主要的有阿尔巴尼亚村(Arnavutk?y)、波兰村(Polonezk?y)和新波斯尼亚(Yenibosna)。

住在伊斯坦布尔的基督徒,主要是希腊人和亚美尼亚人,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奥斯曼帝国崩溃过程中,这些非穆斯林的少数民族被土耳其人驱逐,民族宗教关系紧张开始于19世纪20年代,持续了一个世纪,在1912年到1922年的十年间(巴尔干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土耳其独立战争)达到顶峰。此后,伊斯坦布尔的基督徒人口从1914年的45万下降至1927年的24万[25]。今天,大部分留在土耳其的希腊人和亚美尼亚人等少数民族都居住在伊斯坦布尔附近。今天在伊斯坦布尔的土著亚美尼亚人数量约为45,000人[26](不包括1991年以后从亚美尼亚来到土耳其的近4万劳工,大多在伊斯坦布尔);[27] 而希腊人从1924年的15万人[28],下降到目前的仅有大约4000人[26]。目前有6万伊斯坦布尔希腊人居住在希腊,但继续保留其土耳其国籍[26]

塞法迪犹太人已生活在这座城市超过500年。1492年,安达卢西亚的摩尔人王国灭亡后,西班牙宗教裁判所迫使他们改信基督教,于是他们逃离伊比利亚半岛。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济德二世(1481年至1512年)派遣凯末尔·雷斯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前往西班牙,解救塞法迪犹太人。20多万犹太人逃往丹吉尔、阿尔及尔、热那亚和马赛,后来去萨洛尼卡,最后到伊斯坦布尔。苏丹批准93,000名西班牙犹太人前往奥斯曼帝国避难。另一大批塞法迪犹太人来自西班牙控制的意大利南部。加拉塔的意大利犹太会堂(?talyan Sinagogu)的成员主要是意大利犹太人的后代,伊斯坦布尔目前还有2万多名塞法迪犹太人。伊斯坦布尔大约有20个犹太会堂,其中最重要的是1951年成立的和平谷犹太会堂,位于贝伊奥卢区。

交通

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
  • 阿塔图尔克国际机场
  • Sabiha Airport
  • 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连接欧亚两洲,1973年建成。穆罕默德二世大桥为第二座博斯普鲁斯大桥。

经济

伊斯坦布尔除了是土耳其最大城市和前首都之外,还一直是土耳其经济生活的中心,因为它地处国际陆上和海上贸易路线的交界位置。伊斯坦布尔也是土耳其最大的工业中心。它雇用土耳其大约20%的工业劳动者,贡献土耳其38%的工业区。伊斯坦布尔和周边省份生产棉花,水果,橄榄油,丝绸,和烟草。食品加工,纺织品生产,石油产品,橡胶,金属制品,皮革,化工,医药,电子,玻璃,机械,汽车,运输车辆,纸及纸制品以及酒类饮品是本城里的主要工业产品。根据《福布斯》杂志,2008年3月,伊斯坦布尔共有35名亿万富翁,居世界第四位[29]

Maslak金融区

伊斯坦布尔证券交易所(ISE)是土耳其唯一的证券市场[30],1866年成立时名为奥斯曼证券交易所( Dersaadet Tahvilat Borsas? ),在1986年初改组为目前的结构。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加拉塔的银行街曾是 奥斯曼帝国的金融中心,奥斯曼中央银行(1856年成立)[31]和奥斯曼证券交易所(1866年)的总部都位于这里[32]。银行街仍然是伊斯坦布尔的主要金融区,直到20世纪90年代,大多数土耳其银行开始将他们的总部迁往现代中央商务区Levent和Maslak[32]。1995年,伊斯坦布尔证券交易所迁往位于?stinye区的大厦内[33]

File:Levent financial district in Istanbul.jpg
Levent金融区的夜晚

今天,该市拥有土耳其55%的贸易额和45%的批发贸易,国民生产总值占该国的21.2%。伊斯坦布尔贡献土耳其40%的税收。2005年,伊斯坦布尔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为一千三百三十亿美元[34]。2005年在伊斯坦布尔的公司出口总值为四百一十三亿九千七百万美元,进口值为 六百九十八亿八千三百万美元;分别占土耳其的56.6%和60.2%[35]

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该市有成千上万的酒店和其他旅游导向的产业,服务于度假者和来访的专业人士。2006年,共有23,148,669名游客到访土耳其,其中大部分人是通过伊斯坦布尔和安塔利亚的机场和海港进入土耳其[36]。通过伊斯坦布尔的阿塔图尔克国际机场和萨比哈·格克琴国际机场进入土耳其的游客总数达到5,346,658人,比起2005年的4,849,353人又有上升[37]。伊斯坦布尔也是世界上主要的会议目的地之一,是世界头号的国际组织一个越来越受欢迎的选择[38]

特产

经营各种豪华品之外,且盛行果树栽培。

文化

文化古迹

伊斯坦布尔有450座清真寺,伊斯兰教的谚语说“《古兰经》诞生在麦加,读者在埃及,珍藏在伊斯坦布尔。”

一些主要的文化古迹:

  • 托卡比皇宫
  • 大巴扎
  • 金角湾
  • 圣索菲亚大教堂 (Hagia Sophia)
  • 独立大街(?stiklal Caddesi)
  •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蓝色清真寺)

艺术活动

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
萨基普·萨班哲博物馆

伊斯坦布尔在社会,文化和商业活动方面正在变得日益丰富多彩。世界著名的流行歌星充满了体育场馆,歌剧、芭蕾舞和戏剧活动终年不断。在节日期间,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合唱团演奏会,音乐会和爵士乐的传奇人物,经常来此表演。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是欧洲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39]。伊斯坦布尔双年展是另一项艺术盛事。

伊斯坦布尔每年举办音乐和歌剧节。它们是1930年代初土耳其政府引进弦乐和歌剧的教学和表演的政策的产物。该政策应用于在其祖国德国处于危险中的著名音乐理论家,演奏家,作曲家,其中包括保罗·欣德米特、卡尔·艾伯特等人。

伊斯坦布尔现代艺术博物馆经常举办著名的土耳其和外国艺术家的展览,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现代艺术收藏品。佩拉博物馆和萨基普·萨班哲博物馆举办世界著名艺术家的展览,是该市最重要的私人博物馆。Do?an?ay博物馆是土耳其的第一个当代艺术博物馆,几乎完全致力于其创始人Burhan Do?an?ay的作品。位于金角湾的拉赫米·考契博物馆是一个工业博物馆,展出19世纪和20世纪初古老的工业设备,如汽车、船只、潜艇、飞机和其他类似的过去时代的老式机器。

伊斯坦布尔现代艺术博物馆

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于1881年成立,毗邻托卡比皇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同类博物馆之一。该博物馆包括100多万件来自地中海盆地、巴尔干,中东,北非和中亚的考古文物。大皇宫镶嵌画博物馆展出罗马帝国后期和拜占庭帝国早期的镶嵌画,以及君士坦丁堡大皇宫的墙壁装饰。附近的土耳其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展出大量来自各种伊斯兰文明的物品。Sadberk Han?m博物馆展出从最早的安纳托利亚文明直到奥斯曼帝国的各种文物[40]

有时,在11月,耶尔德兹宫的军械库厅(Silahhane)举办“伊斯坦布尔古董展”,汇集了来自东方和西方的罕见展品[41]。希什利区的多层的Mecidiyek?y古董市场(Mecidiyek?y Antikac?lar ?ar??s?)是该市最大的古董市场[42],而贝伊奥卢区的?ukurcuma街区,沿街有成排的古董商店。大巴扎由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兴建于1455年至1461年,拥有许多古玩店,以及销售珠宝,地毯和其他艺术品和手工业品的商店。历史和稀有书籍在巴耶济德广场附近的Sahaflar ?ar??s?出售,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市场之一,自从罗马后期,拜占庭和奥斯曼时期以来,一直连续在同一地点经营。

现场表演和音乐会,在多处地点举行,其中包括一些历史古迹,例如圣艾琳教堂、如梅利堡垒、耶迪库勒堡垒、托卡比皇宫的庭院和古尔哈尼公园;以及阿塔图尔克文化中心、杰玛勒·惹西特·瑞音乐厅,以及其他露天与现代剧场。

土耳其浴室

伊斯坦布尔一个土耳其浴室内部
由科查·米马尔·希南设计的许蕾姆苏丹公共浴场

参看

  • 杜乃尔
  • 王子群岛

友好城市

  • Flag of Kazakhstan.svg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 Flag of Jordan.svg约旦安曼
  • Flag of Azerbaijan.svg阿塞拜疆巴库
  • Flag of Spain.svg西班牙巴塞罗那
  • Flag of Germany.svg德国柏林
  • Flag of Hungary.svg匈牙利布达佩斯
  • Flag of Argentina.svg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 Flag of South Korea.svg韩国釜山
  • Flag of Egypt.svg埃及开罗
  • Flag of Bangladesh.svg孟加拉国吉大港
  • Flag of Germany.svg德国科隆
  • Flag of Romania.svg罗马尼亚康斯坦察
  • Flag of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svg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
  • Flag of Albania.svg阿尔巴尼亚都拉斯
  • Flag of Italy.svg意大利佛罗伦萨
 
  • Flag of Cuba.svg古巴哈瓦那
  • Flag of the United States.svg美国休斯敦
  • Flag of Indonesia.svg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 Flag of Saudi Arabia.svg沙特阿拉伯吉达
  • Flag of Malaysia.svg马来西亚新山
  • Flag of Afghanistan.svg阿富汗喀布尔
  • Flag of Russia.svg俄罗斯喀山
  • Flag of Sudan.svg苏丹喀土穆
  • Flag of Pakistan.svg巴基斯坦拉合尔
  • Flag of Turkmenistan.svg土库曼斯坦马雷
  • Flag of Ukraine.svg乌克兰敖德萨
  • Flag of Kyrgyzstan.svg吉尔吉斯斯坦奥什
  • Flag of Bulgaria.svg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
  • Flag of the Czech Republic.svg捷克布达佩斯
  • Flag of Morocco.svg摩洛哥拉巴特
 
  • Flag of Brazil.svg巴西里约热内卢
  • Flag of Bosnia and Herzegovina.svg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萨拉热窝
  • Flag of Uzbekistan.svg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
  • Fla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vg中国上海
  • Flag of Japan.svg日本下关
  • Flag of Macedonia.svg马其顿斯科普里
  • Flag of Russia.svg俄罗斯圣彼得堡
  • Flag of Sweden.svg瑞典斯德哥尔摩
  • Flag of France.svg法国斯特拉斯堡
  • Flag of Georgia.svg格鲁吉亚第比利斯
  • Flag of Iran.svg伊朗德黑兰
  • Flag of Italy.svg意大利威尼斯
  • Flag of Poland.svg波兰华沙
  • Fla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vg中国西安


 
青岛网络警察 中国互联网协会 好耶广告网络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 

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 

同盟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456三维地图】网址www.map456.com,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Copyright©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www.map456.com)-456地图 蜀ICP备05005342号
All rights reserved